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聂艺林•顺笛【官网】官方网站!

13307233511

产品中心广告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笛箫知识

笛子演奏家陈磊论笛:审美倾向与竹笛音色

栏目分类:笛箫知识

演奏者对竹笛的挑选,笛膜的选贴,演奏习惯的形成,都受到审美倾向这一主观因素影响。在审美倾向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具有个性倾向的个体审美,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的竹笛音色。共性审美影
13307233511点击咨询

相关栏目推荐

同类栏目推荐

详情介绍代表作连接线

摘要:

演奏者对竹笛的挑选,笛膜的选贴,演奏习惯的形成,都受到审美倾向这一主观因素影响。在审美倾向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具有个性倾向的个体审美,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的竹笛音色。共性审美影响制约着个性审美倾向,个性审美倾向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允许个性存在,但应依附于共性,个性审美决不能脱离共性的审美。


关键词:审美倾向、音色、共性、个性。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倾向就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受到时代、区域、个人修养及审美情趣所影响支配。而每个人的审美倾向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影响在竹笛的吹奏中,会引导着吹奏者的音色形成。


竹笛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具有中国乐器的共性特点——即注重个性的音色。这里所说的个性是相对于西方乐器注重音色的融合性、共性而言的。而竹笛乃至其它民族乐器在追求音色的特异性及穿透性的过程,即个性音色的形成过程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乐器的材质、笛膜的选贴,吹奏的技术等,而这些因素又都受到主观因素支配的,即受到审美及审美倾向的影响。


一、选材制作与主观审美  选用什么样的材质做笛,由制作家决定

 

选材的过程实际是制作家作主观选择的过程,其主观依据是经验。经验的来源是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或者是与演奏家们的交流中形成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形成经验后,引导制作家去选材。由于竹子种类、生长周期、产地区域位置、气候环境等不同,做出来的笛子音色也自不同。


二、竹笛选购与审美倾向 

 

 吹奏者在选购竹笛时,无论是对竹笛的材质、外观还是发音特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喜欢清亮甜美的声音,一般会选择竹壁较薄的竹笛;喜欢醇厚壮美的音色,一般会选择竹壁稍厚一点的竹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人而异。这里且不谈各种选择的对与错,暂且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咎其原因,还是受主观审美倾向的影响。就是说,演奏者在长期的练习与演奏中形成了自己的吹奏习惯与审美,在选购竹笛时,即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来选择适合自己吹奏习惯的竹笛。


三、笛膜的选贴,仍受审美倾向的影响  

 

选用笛膜的厚薄,皱纹的疏密,粘贴的松紧程度,每位笛家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都源于各自不同的音色概念,这些不同的音色概念是受到不同的审美倾向影响的。


四、吹奏与审美

  

 如果说选择竹笛的过程以及怎样贴膜受主观因素影响的话,那么,当您选定了一把竹笛,又贴好膜以后,面对不同的吹奏者,这些又成了相对的客观条件。但是,不同的吹奏者使用相同的竹笛,却会吹出不同的音色,也就是说,实际的吹奏习惯仍受主观因素影响。演奏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在客体的外因(教师或音像资料)引导下,掺入主体的主观意识对客体引导的体会、理解,再作用、指导于主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总有自己的观点,即对教师指导意见的消化,理解,然后转化为自身对吹奏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作用于本身,指导自己去练习、总结,最终形成一种演奏习惯。而这种习惯总是融入自己的一些理解,形成自身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和习惯将引导吹奏者去调整吹奏状态:气息的用法,口形的调整,手指的运用,舌头的吐连等。


在上述的过程中,无论是理解的过程还是总结的过程,都受到自身的审美倾向的影响,而教师的指导给审美倾向提供了引导。


五、声音的共性与个性 

 

 审美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因此,审美的倾向虽然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但不能违背审美的客观规律,即个性一定要依附于共性。从个性的审美倾向中完全可以找出一定的共性,才说明个体的审美倾向没有偏离共性的审美,因为审美的共性是绝对的,美的音色,人皆赏之,人皆仰之,这就是大众审美倾向的共性。但每个人的倾向又有一定的不同点,这就是在共性中允许个性差异的存在。竹笛演奏家吹出的笛声都是大家普遍赞誉和接受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声音符合民众审美倾向的共性,圆润饱满、通透清彻的笛声是其共同特点。但与此同时,每个演奏家又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即在共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个性的审美倾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是所有的演奏家,吹出的笛声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因此,个性的个体不仅体现着共性,同时丰富着共性,而共性寓于个性中,个性受到共性的制约。个人审美倾向一旦偏离了民众的审美倾向,即背离了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价值,那么这种脱离了共性的个性审美倾向就没有什么审美价值了。例如:梆笛、曲笛、低音笛的共性都是笛子,个性是他们为不同的笛子,也就是我们吹出的笛音首先是竹笛音色,若是过分追求个性,偏离了笛音的共性,这种个性审美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


竹笛音色审美倾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教师的指导、音像资料的潜移默化、地域文化的影响、大众审美的制约等,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融入自身审美倾向的主观作用,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审美倾向的个体。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个体的差异,个性的存在是应该尊重的,但一定要依赖于共性的审美倾向,个体的审美倾向要体现着共性,丰富着共性,决不能脱离共性。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各大品牌

热门
标签

聂艺林亲斫笛 顺笛专业版——“書”系列 2019艺颗心笛——“信”系列 聂艺林顺笛品牌战略发布会 竹笛专业款笛尾 顺笛专业款笛尾 2019艺颗心笛——“令”系列 聂艺林工作室 2019艺颗心两用笛——“智”系列 竹笛定制款细节图 中国顺笛品牌战略发布会 顺笛定制款调性 顺笛定制款笛身 2019艺颗心三用笛——“善”系列 顺笛专业款铜套 竹笛专业款全图 顺笛校园普及版——“诗”系列 顺笛吹嘴 竹笛校园插口 顺笛推广版